人力資源管理專家裴智松。
對于已經步入不惑之年的裴智松來說,他對自己的認知和對未來的目標在16年前就無比清晰和通透。2001 年,攻讀法律專業的裴智松從大學畢業,他原本可以成為一名法學教師,卻放棄了這個“金飯碗”,成為一家民營企業的普通人事專員。就從這一時期開始,他進入人力資源管理領域,打開了人生的另一扇門。
經過十多年的風雨歷程,如今裴智松已是一家全國行業百強企業的副總裁。如果說走向卓越有章可循,學習就是最好的途徑。
放棄“金飯碗”
進入民企歷練
如今,“裴智松”三個字經常出現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榮譽榜上:國家一級人力資源管理師、2011安徽省首屆HR50 人榮譽獲得者、第二屆合肥人力資源協作圈十佳人力資源經理人、2016 年度中國優秀職業經理人……殊不知,他最初并非人力資源專業出身,還差點就成了一名法學教師。
“我在大學就讀的是法律專業,2001 年大學畢業。”裴智松說,當時他是班里最先找到工作的人,到合肥一所大專院校教法學課程。
這在當時是一份令人艷羨的工作,工作穩定,收入也不錯。然而,當他了解到這份工作的內容和氛圍時,他毅然選擇了放棄,這讓周圍所有人都感到震驚。“我了解我自己,比較喜歡有挑戰性、富有創新性的工作,所以放棄了教師這份職業。”裴智松說,當時這一決定遭到父母和親友們的一致反對。
“ 他們的心情我能理解。我與父母面對面地溝通,希望他們真正了解我內心的想法。”裴智松說,或許是受到軍人出身父親的影響,他從小就比較自立。從初中開始他就住校,中學、大學期間面臨的很多選擇都由自己決定。最終,溝通富有成效,父母尊重了他的想法。
放棄教師工作,裴智松回到家鄉寧國,在當地一家民營企業做行政人事專員。
辭職從零開始
奮斗不怕折騰
裴智松說,當時他是這家企業招收的第一批10 名大學生之一,也是單位重點培養對象。不過一年后,他萌生了辭職的念頭。
“工作所在的城市畢竟小了一點,信息相對閉塞,這與自己強烈渴望新科技和信息化知識的愿望相悖。”裴智松說,盡管單位領導以一套公寓的永久居住權作為豐厚條件予以挽留,他還是決定離開寧國到合肥發展,“我想到大一些的地方看看,接觸更寬廣的領域。”
兜了一個圈,又返回合肥,這一次裴智松來到一家企業管理顧問公司。這家公司的口碑享譽安徽,公司的管理專家顧問團匯聚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建筑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也是企業管理的顧問大咖。入職初期,裴智松的主要工作就是給這些大咖做助理。
“現在用手機記錄很方便,但是在過去我的公文包隨時都帶著紙和筆,這不僅基于工作需要,還變成了我的一個習慣。”裴智松說,這些大咖都是安徽管理界領域的泰斗級人物。他們開會采取頭腦風暴法,各抒己見、集思廣益,自己會將大咖們的言談記錄下來,并總結分析專家們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運用方法。
“那時候我是項目助理,雖然沒有發言機會,但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機會。除了開會時間,他們還帶著我一起跟客戶交流、做方案,我都見證整個過程,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裴智松說。
四年校園旁聽
學習無處不在
那段時間,裴智松不斷汲取新知識和接觸新鮮事物,每天都過得很充實。然而收獲越多,他越覺得自己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系統知識還需修煉。因為對專業知識的渴望,他決定到安徽大學旁聽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課程。
“我住的地方坐公交車到安大大約需要半小時。那時,安徽大學段華洽教授晚上有課,我就去校園旁聽。”裴智松說,下班是下午五點多鐘,來回一趟花費一個小時。晚上吃飯就在學校門口隨便買點,吃完飯匆忙進教室聽課。
“當時沒有想那么多,也不會算時間賬和經濟賬。不感到工作疲憊,或者覺得這樣來回很累,有的只是對獲取知識的滿足感。”裴智松說,不僅上課,他還主動向段教授請教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問題。在這種耳提面命之間,他得到的收獲比聽課更有意義。
除了堅持旁聽,周末有時間他還到安大圖書館看書。裴智松說,一個學風濃厚的地方更能促進人學習。他特別感恩安徽大學,為他提供了一個發奮學習和博覽群書的良好環境。至今回憶這段往事,他依然感到充實和幸福。
“我就感覺每時每刻都是學習機會。無論在公司做方案,跟隨大咖拜訪客戶,聽他們開會還是到安大旁聽等等,學習無處不在。”裴智松感慨。
致力人才培養
扶持職場小白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對于《真心英雄》這首歌,裴智松非常熟悉,十多年來他也一直為心中的夢想不懈奔跑。
“我經歷過四家公司,其中兩家是上市公司。”裴智松說,正如所有職場上的人們一樣,會遇到過各種問題,比如方案被否決、跨部門如何協調等。然而問題不是困難,而是機遇。他不會被壓力困擾,更多的是自己主動去學習,努力解決這些問題。
“我也一直很感謝職場恩師陳松林博士。當我遇到困惑時,就向他請教,不斷得到他的指導和幫助。”從一個普通的人事專員,到如今作為山水裝飾集團的副總裁,裴智松專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16年。他提出了很多創新性的思路和方案,并自主參與編寫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全國公開發行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材,成功幫助數百名大學生畢業后成長為職場精英。一對一扶持新員工成長為職業經理人,其中多數已任職公司的中層管理崗位。
“人力資源并不僅僅是和人打交道,人和事不可能完全分開。”裴智松說,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協調和平衡,還需要大膽創新,有前瞻性、引領性的思想和策略。如今,裴智松仍在不斷思考和鉆研,學習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在職業生涯的道路上永遠保持著一顆求知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