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裝修過房子的人都知道,裝修累得人脫層皮,而且最令人頭痛的是夫妻雙方意見不合經常吵架,以至于有人戲言,要想離婚,那就先裝修套房子。不過,在設計師的眼中,只要做足準備,充分溝通,裝修也可以很快樂!
和朋友鄰居溝通:
多處取經讓自家裝修有輪廓
裝修好像人生,都是現場直播,不能彩排,所以事先要把功課做足,可以先參觀朋友家的房子,也可以多在鄰居家串串門,看過七八戶人家,對如何裝修就有很具體的認識了。參觀的另外一個直接好處是:要是看上了鄰居家的瓷磚、地板,也可以直接訂購同一牌子、型號的產品,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當然事先學習不可少。
如果不裝修房子,很多業主尤其是年輕業主對建材、裝修風格腦海中可能是一片空白,可以通過瀏覽網上的圖片,比如客廳、陽臺、飄窗和衛生間圖片,看見比較滿意的保存下來,對網上、媒體上一些關于選擇裝修建材的文章也可以了解一下,看得多見得多,腦子里就會漸漸有了輪廓。
和家人溝通:
彼此尊重學會向對方妥協
當裝修有了基本概念后,就進入裝修的實施階段。據“一二工作室”設計師柯少兒介紹,裝修過程和夫妻相處其實是一個道理,需要彼此尊重、妥協。柯少兒說,裝修房子要減少摩擦,首先要確定房間的“中心思想”,也就是基本設計方案,如何設計、什么地方用什么建材在這個設計方案中一定要確定好,而且分工要明確。
如果雙方實在都很固執,柯少兒給出的建議是,家就是一個放松、溫馨同時又是展示個性的地方,丈夫喜歡冷酷的,那就把衛浴間裝“酷”些,妻子喜歡田園風格,那就把客廳交給她,在主題基本確立的情況下來個混搭也不錯。
當這個方案確定好后,夫妻雙方就得約定:今后的裝修必須圍繞這個基本方案。經常發生的情況是,夫妻一方看到誰家的廚房、衛生間的設計很新穎,就隨意改動,結果改來改去,成了“四不像”。
和設計師溝通:
關鍵時候“裁判員”來調和
如果選擇了家裝公司,業主一定要和設計師做充分的溝通。業主應當把家人的生活習慣、個人喜好、性格特點等都告訴設計師,只有把更多的內容告訴設計師,設計師才會量身設計你的家。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業主應當充分尊重對方,放手讓設計師去做。尤其是夫妻雙方意見不一時,設計師是第三方,會比較冷靜,關鍵時刻會充當“裁判員”。今朝裝飾的設計師李志超說,當業主發現設計師和自己意見分歧很大時,也可以要求家裝公司換人。
當然,家最終是業主去住,如何設計,業主一定要有主見,尤其是遇到大搞創意而忽略了實用的設計,業主應堅決放棄。再漂亮的設計,住上半年后就會視而不見,實用才是硬道理,房間內部不要處處出彩,有兩三處就足夠,多了只會增加成本,還會形成“審美疲勞”。
和施工人員溝通:
對事不對人發現問題細了解
方案定好了,下來就是執行,但是和施工人員溝通,很多業主都不太重視。工作雙方都要彼此尊重,對工人勤溝通禮貌相待,他們心情好感受到尊重做活會更細致。在裝修過程中,有些業主一旦發現所用建材的貨號、顏色和最初定的不同時,就會立即向施工人員發火。這些施工人員其實并不了解情況,貨品、建材都是從其他部門調過來的,業主此時要本著解決問題的態度,對事不對人,可以盡快找來施工人員的上級,把事情了解清楚。
李志超說,很多業主一發現做出來的東西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樣時,總是要求工人改,可經常是改來改去,工人也累業主還不滿意。一旦發現工人不能讓你滿意時,可以要求家裝公司換人,盡量不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