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裝修比作“遺憾工程”,每一個步驟都做到令人百分百滿意幾乎不可能。只有親身經歷過裝修整個過程,吃過苦頭后才能對裝修了解一二,但在失敗中汲取經驗的代價太大。為此,專家特來支招,讓人們避開春季家裝易出現的陷阱。
虛高、模糊報價存在“隱患” 不同公司對同一戶型的報價會有很大差距,且大公司的報價單會詳細很多。一位業內人士說,正規裝修公司報價會有系統的流程和規定,而小裝修公司報價不夠具體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裝修材料無統一規定,會隨市場價格變化起伏,其二,模糊的報價可能為施工過程中增加項目留下伏筆。
限制自購建材產品 多數業主會讓裝修公司對自家進行輕工輔料裝修,但有讀者反映,設計師仍會向業主推薦某品牌的主材。據了解,這是由于建材商給裝飾公司或設計師回扣,導致家裝公司限制業主自購主材產品。
謹防材料被掉包 正規的裝修報價單中,會對每項工序使用哪種品牌的建材明確標注。但某些裝修公司或工頭鉆業主無法跟工現場的空子,用劣質材料替換品牌建材。如果您真的沒有時間對工程進行全程監理,那么也一定要分階段地抽出時間,帶著詳細的裝修明細表和懂行的朋友一同進行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