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年前進入中國市場開始,宜家集團一直本著謹慎發展的原則,其在北京的第二家門店直到近期才透出風聲,宜家集團在華發展新戰略初現端倪。記者昨日獲悉,宜家集團將聯手宜家家居的兄弟品牌英特宜家集團,以49%和51%的股權關系共同投資打造英特宜家購物中心。目前,英特宜家購物中心在無錫和北京的門店已經進入實際的項目規劃階段。
首次試水購物中心
英特宜家購物中心是宜家首次在華試水購物中心。據悉,英特宜家購物中心北京店位于大興區,周邊即是該區域重要的公交樞紐,同時,商場還計劃將地鐵站引入店內,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據悉,這家商場以宜家家居作為主力店,主打家庭式消費。店內其他業態還包括百貨店、大型超市、數碼電器城、體育用品專業超市、餐飲等,共計將引入零售品牌450個,計劃在2014年開業。
據英特宜家方面介紹,其北京門店的經營面積達到約20萬平方米,共設置了7000個停車位。公開資料顯示,該購物中心項目是去年7月23日英特宜家以7.9億元拍下,預計總投資將達到近40億元。
不過,投資巨大的北京店只是英特宜家購物中心在國內的第二站,按照預期,其在無錫的賣場將先于北京店半年開業。這家商場的交通同樣十分便捷,周邊擁有地鐵和大量的路面交通設施,從市中心來到這家商場的時間僅為半小時。
兩種業態齊頭并進
英特宜家購物中心集團(中國)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丁暉稱,由于兩家門店的開業時間臨近,將很可能采取“打包”的模式推介。目前,英特宜家與家樂福、沃爾瑪、迪卡儂、歐尚等品牌進行了接觸,并且和一些知名品牌明確了合作意向。
除了北京和無錫兩地的購物中心項目外,英特宜家還在積極物色合適的商業地塊,并計劃投資40億元在上海建造并經營購物中心。
在歐洲,宜家以時尚和物美價廉起家,目標用戶圍繞中產階級。它號稱在不斷推出打折商品情況下,依然能將運營利潤率保持在約10%左右。即便如此,在2009財年里,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宜家全球門店銷售額增長同比也大幅度放慢,增長僅為3%左右。這導致宜家不得不將突破的嘗試放在中國市場。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于宜家家居在國內家居賣場的地位和品牌知名度,宜家集團在涉足購物中心業態時,不會減少對宜家家居的投入力度。
新宜家需突破“家居品牌”印象
“5年內,宜家將在中國投資100億元以興建新的購物中心和家居賣場。”丁暉表示。英特宜家無錫店和北京店將是宜家集團在中國試水購物中心業態的排頭兵。
盡管丁暉表示英特宜家有豐富的運營購物中心的經驗,但這家商場在北京乃至國內市場仍要面臨重重考驗。由于宜家家居進入中國時間較長,無論在品牌和受眾度都強于進入中國不久的英特宜家,所以短時間讓消費者認可英特宜家購物中心并非易事。
商業專家表示,長期以來,宜家一直是家居賣場的標志,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了較強的品牌號召力。宜家家居作為主力店,通過其影響力會給英特宜家購物中心帶來客源,但如果英特宜家不能通過自身品牌和業態組合打造出特色,將很難讓消費者形成對品牌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