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行業進入戰國時代
有家居企業就有江湖
這是一個只有建材、沒有硝煙的家居戰場,各色公司你方唱罷我登場,或威風八面,或游刃有余。
產品是他們的金戈,價格是他們的長矛,為了爭奪更多的消費者購買而進行慘烈廝殺。
在唯物史家眼中,“春秋”與“戰國”代表了兩個不同的歷史階段,但在普通人眼中,這兩個歷史時期不過是一段循序漸進的歷史,并沒有本質的不同。2011年注定成為家居發展歷程中最為關鍵的一年,通貨膨脹、樓市新政籠罩下的家居行業,大浪淘沙“剩”者為王。2010年,市場走勢出乎眾多業內人士的意料,上半年強勁回暖,下半年的陡然趨冷又逐步回升趨于平穩,在此過程中,部分企業消失于人們視線,有的企業不斷收縮瘦身,而有的則加速跑馬圈地,有的暗暗地苦練內功,家居企業經歷了一場轉折性的洗禮和考驗,優勝劣汰過程中的市場格局不斷變化。所以即將來臨的五一暗戰,是考驗鄭州家居業整體邁入戰國時代的一年。
暗戰五一,誰是贏家?
盡管五一黃金周縮水為三天,但依然是個響亮的“金字招牌”,不論是家居商家還是消費者都瞄準了這個好日子,鉚足了勁準備開動。一方面,商家預備以打折促銷為利器來吸引消費者,換得高額的銷售;另一方面,消費者期望商家先拼個你死我活,再找個合適的機會“補上一刀”。這就像是一場博弈,看誰能堅持到最后。
但今年的五一有些特別,五一前許多家居商家都被原材料漲價折騰得夠嗆,如何抵抗,商家也在做選擇。于是我們看到的局面都是大聲告訴我們五一后肯定會漲價,或者是小心翼翼地提價一點點,無關痛癢。應該說,大部分的家居品牌都準備把五一“熬”過去再說,畢竟放著一個巨大的五一蛋糕不去爭搶一口是怎么也說不過去的。而一旦先漲價再打折造成的后果也是難以承受的,可見家居品牌寧可犧牲一點利潤也不愿意因小失大。
現實的情況是,一方面原材料價格上漲迅速,根本讓家居企業無從抵抗,漲價是必然。另一方面,促銷已經是家居營銷的一個必要手段。在保盈利和促銷售的雙重矛盾下,商家的日子或許也不好過。這時候消費者如果真有迫切需求,趁五一的“好日子”,趕緊下手吧,如果再持幣觀望,或許真就成了最后博弈的犧牲品了。
當然也不乏這樣的案例,先暗中漲價再給一個巨大折扣,常言道,買家沒有賣家精,再精明的消費者真的能讓商家虧本賣給你嗎?何況,裝修還是一個長期的耐用消費品,為了一些蠅頭小利而損失了將來的生活,得不償失。
如此看來,打折已經成為一場心理戰,“暗戰”五一成為今年主要市場表現,有必要提醒消費者不要因為貪圖一時的便宜而丟掉了本身應該關注的重點,而商家,也不能因為折扣和促銷而忽視了售前、售中和售后的服務。價格戰是低層面的競爭,或許,只有當家居行業大膽地喊出“因為我的品質和品牌,我不打折”,這個行業才真正成熟了。
商家相爭 市民得利
五一家居大戰硝煙已起,此時賣場的促銷大戰可謂是鷸蚌相爭,競爭對市民來說是好事,我們可以在賣場促銷大戰中取得“漁翁得利”的成效。
五一或將是最后優惠期
家居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首季的家居消費市場沒有出現明顯疲軟,還是得益于去年的樓市成交量,而五一期間作為傳統家居消費黃金檔期,延續這一態勢應該不成問題,預計市場將不會出現太大波動。但由于對全年整體形勢不景氣的判斷,讓眾多家居廠商比往年都更具有憂患意識,紛紛提早確定了五一營銷策略,好在影響尚未全部顯現的當下,更加發力爭取市場份額沖擊銷售量。
面對成本上漲和商家積極備戰五一,消費者最關心的,莫過于各品牌是否漲價和促銷力度如何。記者采訪得知,迫于成本壓力,家具、建材和家裝品牌企業,五一前不少品牌已經不同程度上調了產品價格。對于一些暫不漲價的企業,多數也是將五一作為調價緩沖期,五一過后將會根據市場價格考慮調整。
專家: “該出手時就出手”
五一期間選擇出手是否劃算?采訪中記者發現,今年原材料、人工、物流等成本有一再提高的趨勢,不少品牌為了抓住五一商機,在平衡成本的情況下盡量讓利,而考慮在五一過后再上調價格。
業內專家表示,在今年年初漲價后和年底下一次漲價期間,五一和十一兩大節假日仍然是消費者抄底的最佳時機。家居業內人士也告訴記者,由于原料漲價的結果通常要二三個月,因此有些庫存豐富的大品牌手中,依舊有些未漲價的存貨,這些產品依然能維持原價,并可以滿足基本使用,消費者可以利用五一促銷,到市場淘一些這樣的便宜貨。
五一家居淘寶三大建議
既然五一是最優惠時機,消費者還有可能“優中選優”,獲得最大限度的折扣嗎?答案是肯定的,業內人士就為消費者提供了三個建議:
1.優惠“貨比三家”。現在各大賣場都推出了“差價獎勵”措施,各個品牌在不同賣場之間的價格水平基本會保持一致。但是賣場會推出各自的促銷措施,消費者可在節前搜集下賣場的促銷廣告,提前做對比,看看哪個賣場的促銷措施是最讓自己動心的。
2.瞄準新開品牌大店。“很多品牌的大店都會選擇在節前進行裝修,在五一的時候重新開業。為了品牌形象和影響力,在這樣的店中通常會有更多的促銷產品。” 專家建議可以去重裝開業的品牌店看看。
3.多種渠道多種選擇。家裝公司為了吸引消費者簽約,在廠家給的統一優惠基礎上,可能會拿出部分利潤來進行補貼,消費者可以多比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