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裝飾協會提醒,挑裝飾公司務必多方了解;簽約時最好使用“合同范本”
“樓上只要一用水,我家天花板就開始下雨。”今年4月,家住某小區的李先生接到了樓下鄰居的漏水反映。隨后,李先生撥通了給自己家裝修的家裝公司電話,對方卻稱:不提供免費維修,要維修就得付費。
“房子裝完才兩年,合同里承諾的水電質量問題保修不是五年么?”李先生幾經折騰終于聯系上了原來的項目負責人,對方卻答復:公司沒做了,老板轉手了。這種情況下該找誰維修?業主如何維權?
消費者:裝修公司人去樓空怎么辦?
2009年7月,經上網查詢和朋友推薦,急著搞裝修的李先生接觸了某家裝公司。“在某知名大廈里面,看上去很正規,很有實力,他們推崇的‘綠色家裝’也很合我意,談一次就簽約了。”李先生回憶。
裝修完一年后,李先生的新家也曾出現吊頂開裂、門套發霉等“小”問題,該家裝公司及時派人免費維修,還算令他滿意。今年4月,因衛生間漏水,他再次撥打了該裝飾公司的電話。“我多次電話聯系,他們幾番推脫,不肯派人解決問題,后來再多次追問該公司部門負責人,他說他們老板現在沒做裝修這一塊了,但該裝修公司的牌子還有人在用,至于后期質量維修他本人管不了。”無奈之下,李先生通過“消費維權”發帖投訴。
目前,李先生自己用水泥對漏水處作了簡單修復。他坦言,當初棄“游擊隊”而找裝修公司,正是沖著售后有保障。“遇到我這種情況的業主估計還不少,我們該如何維權呢?”
裝修公司:關門了,顧不上老客戶
記者按李先生提供的座機號碼試圖聯系該家裝公司,但號碼已是空號。隨后,記者來到了該大廈,一樓外該裝飾公司指示牌醒目地立在眾招牌中。
記者來到該公司樓層發現,玻璃大門緊鎖,數百平米的辦公區域已搬空,玻璃門上還貼著該公司品牌的字樣。該大廈大廈物業告訴筆者,該家裝公司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已搬走,在此營業不到三年。
筆者在省室內裝飾協會查詢到,該裝飾公司是合法注冊的裝飾公司,也曾是協會的會員企業,但從去年起,其與行業協會就失去了聯系。業界對該品牌家裝的印象是,剛起步時做得還不錯,占據五一大道繁華“碼頭”的優勢令其增色不少。
通過室內裝飾協會的檔案資料,筆者撥通了該家裝公司周姓負責人的電話。對方證實,公司的確于半年前停止運作,其本人也不在長沙。對于老客戶的售后問題,他表示無能為力。“若公司還在,還是會提供免費維修。”
據行業人士透露,該家裝公司并未完全“死掉”,只是老板換人了。筆者在該家裝官網查詢,發現其公司地址已更新新地址。對于李先生的情況,新公司只愿提供“付費服務”。
行業協會:穩定的裝飾企業至少運作五年
室內裝飾協會會長姚先生介紹,一般情況下,正規家裝公司和業主簽訂的合同中規定,水電部分的免費保修期為五年,其余制作安裝部分免費保修期為兩年。
受競爭激烈和市場大環境影響,近年來關門或面臨關門的裝飾公司實在不少。姚先生說:“光是今年,業內較為熟悉的就有景程裝飾和中能裝飾關門,不知名、未注冊的小公司估計更多。”
姚先生說,對于李先生這種“公司跑路,維修無門”的情況,關鍵還在于消費者在挑選家裝公司時務必謹慎,不能光看“外表”和“碼頭”,而應從公司存在年數、規模、媒體宣傳、市場口碑等多方面了解,真正有實力、穩定的裝飾企業,往往是正常運作五年以上的。另外,簽約時最好使用由省工商部門和省經信委擬定的“合同范本”,從而保證合同雙方的公正、公平。省裝協還表示,可為“維修無門”的業主推薦專業維修公司和愿意免費“善后”的裝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