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維修亂象依舊普遍
“本以為修冰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的確修得倒挺快,但各種費用卻不少,上門費、檢修費、材料費……看上去都有個名頭,但實際上要維修人員真正拿出一張價格單卻很難。我們又不是很懂,只能任人宰割。”近日,上海的朱女士在修冰箱的時候就碰到了這樣無奈的事。
有過類似遭遇的消費者并不在少數,山寨維修企業、價格不透明、行業潛規則等亂象在家電維修市場頻頻發生,而在歷來的消費者投訴中,家電維修也頻頻曝光。就以上門費為例,記者在網上搜索了幾家家電維修企業,有的說要60元,有的說30元。而對于同一樣配件的報價更是五花八門,比如夏天有的空調不制冷,需要加氟,記者咨詢了一些家電維修企業,他們都是按照空調的氣壓收加氟費,對于一臺1匹的空調,有的說要加6個氣壓,有的說10個氣壓,更有甚者說要加10個以上。但是記者了解到,一個1匹的空調一般加5個氣壓就可以了。
上海電子產品維修服務協會執行秘書長黃建平告訴記者,亂收費、多收費的現象在山寨家電維修企業中比較普遍。
只有3成維修人員持證
《辦法》的出臺傳遞出了政府整合治理家電維修市場的信號和信心,針對以往的種種重點投訴問題,此次《辦法》對收費標準、質量規范、資質證明與投訴電話等都做了嚴格的規定。一方面新規要求維修企業的上崗工人都要經過資質培訓,并獲得相應證明;另一方面新規設置了禁止性規定,稱違反規定并且情節嚴重的可處以最高3萬元的罰款:虛列、夸大、偽造維修服務項目或內容;隱瞞、掩飾因維修服務導致用戶產品損毀的事實;虛報故障部件,故意替換性能正常的部件;冒用家電生產者商標或特約維修標識。
但是要真正把這些規定落到實處還需時日,記者了解到,現在上海的家電維修服務人員,持證率不到30%?!耙郧伴_家電維修企業需要有前置審批,審批企業員工的資格證等,但現在已經沒有準入門檻,只要有營業執照就能從事維修服務?,F在,上海有 700余家家電維修企業已進行了資質認定,但還不可能馬上達到100%都有資質?!秉S建平告訴記者,上海市民可以通過協會的上門服務證查詢系統查詢家電維修企業的資質情況。黃建平表示,《辦法》中還有不少細節沒有明確,如價格、執行力度、對于沒有資質的企業和維修人員要怎么處罰等,估計短期內效果不會很明顯。
部分家電維修企業心存僥幸
雖然《辦法》已經開始實施,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家電維修企業對《辦法》并不清楚,有的還抱著僥幸的心理?!拔以谶@里開了幾年了沒人來查我的資質,估計他們也管不到我那么小的一個門店吧。”在浦東開著一家家電維修企業的孔先生說。當記者問到如果真被檢查到了怎么辦,孔先生表示,最多關門。孔先生的門店里還有2個徒弟,對于不去進行資格認證的原因,孔先生表示,去培訓、去申請資質肯定要出錢,這個行業流動性也很大,一般私企的小老板不太愿意自己出錢給員工培訓。
記者了解到,上海有不少還沒有進行工商注冊的家電維修企業,其數量甚至超過了正規企業,“雖然現在規定要有從業資格,但那么多家電維修企業,有的是游擊隊,有的連營業執照也沒有,工商部門也不可能一個個盯著。而且家電維修行業中也有不少潛規則,不可能一一查明?!?黃建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