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戶污染企業一律關閉
根據《意見》,在環境監管方面,建立市督查、區檢查、鎮(街道)巡查、村(居)協查的“環境大監管”體系,編織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監管網絡,實行監管責任層層覆蓋,實現“零死角”監控。同時將陶瓷、玻璃、鋁型材等重點行業、列為重點揚塵污染源的建設工地、未改燃清潔能源的10蒸噸/時以上工業鍋爐等納入自動監控,建立全天候監控網絡。
同時《意見》要求堅持“零容忍”查處違法排污行為,實行“九個一律”,最為亮眼的幾點包括:對環境違法行為依法處以罰款的,一律按上限實施行政處罰。對存在私設暗管排污,閑置污染治理設施導致超標排污,采取其他規避監管的方式排污的,在處罰同時一律停產整頓。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環保準入要求的,無牌無證且造成環境污染的,一律取締關閉等。
環保追責工作落實到村委
為進一步強化政府環保責任意識,佛山還將出臺環保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實施辦法,建立環境違法行政問責制,從嚴追究相關責任人員的責任,為各級政府環保工作設置“高壓線”。
根據該辦法,有環保職責的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領導成員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工作職責的,由任免機關或監察機關予以追究責任。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的,給予責令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處理。
此前被查處的污染行為不少發生在村級工業區,辦法還對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及相關人員的責任追究作了規定。對村委會自行引入或將村屬土地出租予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環保準入要求、無牌無證且造成污染的企業,其違法行為涉嫌刑事犯罪的,以共同犯罪追究村委會領導成員和相關受益人的責任。
鏈接
環保罰單能開多大?
對于超標排污行為,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的處罰上限為10萬元;對造成大氣污染事故,該法規定的罰款最高限額為50萬元。
在水污染方面,根據《水污染防治法》,超標排放,處排污費數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對造成重大或者特大水污染事故的,按事故造成的直接損失的30%計算罰款。將于明年元旦起施行的新環保法施行“按日計罰”,即對拒不改正的排污企業實施按日計罰,罰款數額上不封頂。
今年5月,高明駿鴻紡織印染有限公司被開出高達94.5萬元的罰單,刷新佛山環保罰單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