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上半年廣東省陶瓷出口的主要特點
(一)單月出口持續較快增長。今年上半年,廣東省陶瓷出口整體呈現快速增長態勢,除2月份外,其余各月同比增幅均在2位數以上,2季度以來單月規?;揪S持在35億元左右,6月份當月出口34.6億元,同比增長11.3%,環比下降1.9%。
(二)絕大部分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上半年,廣東省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陶瓷產品188.2億元,增長22.6%,占同期全省陶瓷產品出口總值的96.9%;經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方式出口2.8億元,增長6.9%;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9935萬元,增長24.7%。
(三)對東盟、歐盟及美國出口快速增長,對伊朗出口成倍增長。上半年,廣東省對東盟出口陶瓷產品34.1億元,增長36.5%,占同期全省陶瓷產品出口總值的17.6%;對歐盟、美國分別出口20.8億、17.1億元,分別增長27.9%、17%;同期,對非洲出口20.1億元,增長15.1%;對拉丁美洲出口17.1億元,下降6.3%。此外,對伊朗出口11.4億元,大幅增長8.5倍。
(四)民營企業居出口首位且快速增長,外商投資企業及國有企業出口下降。上半年,廣東省民營企業出口陶瓷產品161.5億元,增長32.3%,占同期全省陶瓷產品出口總值的83.1%;外商投資企業出口26.4億元人民幣,下降4.1%;國有企業出口6.4億元人民幣,下降11.8%。
(五)建筑用陶瓷出口占半壁江山,裝飾用陶瓷出口快速增長。上半年,廣東省出口建筑用陶瓷105.8億元,增長13%,占同期全省陶瓷產品出口總值的54.5%;同期,出口家用陶瓷63.2億元,增長33.2%;出口裝飾用陶瓷19.8億元,增長51%。
二、上半年廣東省陶瓷出口形勢走暖的主要原因
(一)歐美房市復蘇帶動陶瓷外需向好。歐盟委員會公布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歐元區經濟景氣升至102.7,創2011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在地區經濟景氣度提升的刺激下,加上目前移民數量增加和強烈的住房更換需求,德國等主要歐洲國家已經形成了建設熱潮。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德國的房屋年均替換率達到了0.3%,并且隨著4130萬套住房的完工,2014年將有12萬套公寓被替換掉。房地產建設推動建筑陶瓷需求。
此外,美國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美國5月新屋銷售躍升至六年高點,與去年同期相比銷售額猛增16.9%。房屋銷售市場回暖對陶瓷需求帶來促進作用,根據美國陶瓷市場2014年1季度數據,中國首次超過墨西哥成向美國出口瓷磚面積最大國家。
(二)中東市場崛起為產品出口帶來極佳機遇。除了歐美市場復蘇,中東海灣國家建筑業的增長也對廣東省陶瓷出口帶來直接利好。目前在中東海灣六國,中國與歐洲品牌的瓷磚合計已占據50%以上市場份額。中東多國已獲得各類國際性會議或賽事的舉辦資格,當地基建項目眾多,建筑業快速發展,為國內陶瓷出口帶來極佳機遇。今年上半年,廣東省對中東17國共出口陶瓷產品42.1億元人民幣,大幅增長52.3%,對整體出口拉動作用明顯。
三、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衛浴陶瓷出口頻遭反傾銷,企業出口壓力有增無減。近幾年來,世界各國對中國陶瓷采取反傾銷事件不斷,2011年歐盟反傾銷事件,2012年印尼反傾銷事件,2013年印度、阿根廷對進口衛浴開啟反傾銷調查,2014年7月3日,巴西外貿委員會發布第53號令,決定對進口自中國的未上釉瓷磚征收6個月的臨時反傾銷稅,涉稅稅率為3.01-5.73美元/平方米,面對國家市場源源不斷的反傾銷調查,衛浴企業不得不增加運營成本來應對突發狀況,產品出口海外壓力重重。
(二)出口產品附加值過低,企業轉型迫在眉睫。我國作為世界陶瓷生產大國,長久以來產品卻都以中低檔為主,產品附加值較低,當前我國陶瓷企業一方面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國際市場競爭力不強,另一方面卻在不斷擴張,在生產線不斷擴充、生產總量不斷擴大的過程中,極易導致產能過剩,供求失去平衡,為此,不少企業為了提高銷量并搶占市場份額不惜降低價格,薄利多銷,使得陶瓷行業陷入“價格戰”的惡性循環中,對內加大競爭成本,對外則極易遭受貿易調查,不利于企業的良性發展和產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