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行業發展中仍存“問題”,5個關鍵詞梳理行業“前車之鑒”。
1 關鍵詞 關店
影響力:★★★★
典型事例:3月底,屹立北京十年之久的亨利·戴家居北四環旗艦店清貨甩賣,4月,亨利·戴北京惟一店面關門,撤出北京市場。亨利·戴北京總經理舒展直言,撤店主要因為市場不好,租金吃力。亨利·戴董事長戴云法稱,店面雖然4月撤走,但亨利·戴的維修部會在北京待一年,售后問題將由維修部負責,一年之后的售后問題消費者可以到品牌官網上找客服幫忙。
7月底,伊力諾依東四環燕莎奧特萊斯旁邊的店面清倉,8月底,該店關門,自此,伊力諾依北京所有店面關門,退出北京市場。伊力諾依自1995年在北京建立首家直營店,布局全國。從2012年開始,伊力諾依陷入撤店風波,中關村店、太陽宮店、天通苑店等在內的10余家直營店陸續關閉。發展20年后,伊力諾依直營店撤出北京。
點評:在今年兩起著名的關店事件中,兩大品牌都是在北京經營十幾二十年的企業,除了自身經營問題,兩個品牌的質量和信譽危機也成為他們關店的主要原因,常有媒體披露亨利戴“高檔名頭低劣質量”和伊力諾依產品質量及售后服務差等問題。
2 關鍵詞 產品質量
影響力:★★★★★
典型事例:甲醛釋放量超標,是家具、地板等木制家具建材領域最易出現的質量問題。今年3月,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地暖地板甲醛釋放量比較試驗結果》,結果顯示在40℃環境下,所檢測15批次中13個批次產品甲醛釋放量超過國家標準,標稱品牌為“森邁”、“大自然”“宏耐”的產品在不合國標之列;11月25日,上海市質監局所發布的《新裝地熱地板使用狀態下甲醛釋放量風險預警》顯示,在抽檢的21家生產企業的24批次樣品中,19批次地板在使用狀態下甲醛釋放量超過參考值,其中不乏北美楓情、宏鵬、漢斯等知名品牌。
兒童家具也是產品檢測常常出問題的領域。7月30日,北京市工商局發布流通領域兒童家具類商品抽查檢驗公示,恒大美森美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3組兒童家具不合格;11月,成都市工商局公布二季度轄區內兒童家具商品質量抽檢結果公布,3家企業的5批次產品不合格,其中不乏“多喜愛”、“路易·伯登”等兒童家具品牌;10月,江蘇省工商局公布該省流通領域木家具商品質量監測結果,24批次不合格商品被曝光,其中包括19批次兒童家具;不合格商品標稱商標涉及多喜愛、七彩虹、七彩人生等;12月,上海市工商局發布近期兒童家具質量抽檢情況,17個批次不合格,占抽檢樣品的50%。
點評:產品質量問題一直是家居行業的短板。家居行業品牌良莠不齊,消費頻率低,相比其他大眾消費品領域,行業知名品牌較少,一些不被大眾了解的產品領域、產品品牌,往往成為質檢不合格的“重災區”,甚至一些業界“大牌”也會出現在“黑名單”上。對于大眾而言,肉眼不能辨別家具建材的質量優劣,但是從每年各級質檢部門發布的檢測結果來看,小品牌、甚至無標示品牌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概率較高,在選購時,最好先了解相關產品常識,理性選擇。
3 關鍵詞 抄襲
影響力:★★★★
典型事例:3月17日,擁有多喜愛、我愛我家等多個兒童家具品牌的倍安生活家居集團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公共微信號上宣稱“在東莞國際家具展的第二天,專利維權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展會現場查封了星星美墅涉嫌抄襲的幾款床品,這些床品與倍安生活至白小屋擁有外觀專利的羽迪系列床品的外觀如出一轍”。而星星索、星星美墅等品牌的生產商東莞雅琴居家私有限公司則反擊稱“在世博園發生恒大
美森美公司有預謀并惡意地在展會期間騷擾我司,根本沒有維權中心工作人員在現場,也沒有被查封,此事件會移交法律部門跟進處理。”
5月6日,米蘭世博會舉行之時,原創設計師宋微建在新浪微博上實名發出一條微博,直指亞振家具抄襲其原創作品。宋微建在這條微博中鏈接了他原創設計的作品圖片、亞振家具產品陳列室的作品圖片,以及在米蘭世博會中國館貴賓廳展出的作品圖片進行對比,指責亞振家具抄襲。亞振家具方面回應說,進入世博會中國館的70多件家具均由亞振與清華美院共同創作,至于被指“抄襲”的那件家具是整體系列設計的其中一個款式,絕非抄襲。
點評:近幾年的各大家具展上,“抄襲”事件似乎成為“標配”,許多企業也見怪不怪。而在家具展外,“抄襲”所引發的官司或糾紛也時有發生。家具市場的同質化,習慣性的抄襲直接會把創新的原動力扼殺在襁褓之中。
4 關鍵詞 售后頑疾
影響力:★★★★
典型事例:今年7月份,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2015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其中,質量問題占44.6%,售后服務問題占20.5%,從商品類投訴來看,與2014年同期相比,房屋建材類投訴量仍居前五位,投訴比重有所上升。房屋裝飾裝修投訴主要集中在:一是材料以次充好。裝修公司為牟取利益而粗制濫造,甚至有些裝修材料環保不合格,造成室內空氣嚴重污染,給消費者帶來安全健康隱患。二是交錢容易退貨難。在購買裝飾材料時,特別是有些專門定做的商品,消費者雖然與經營者簽訂合同,但一旦出現問題,如對商品的材質、規格和顏色等出現異議時,經營者多是采取狡辯、推諉等方式,一般不予退貨。三是缺少相關的行業規范和標準。目前裝飾業行業標準和地方規章仍難以形成體系,由于裝修裝飾行業特點,尚未出臺統一全面的裝修房屋質量檢驗的專門標準,一些不法裝修公司以缺乏標準為由逃避責任。
點評:售后服務一直是家居行業中的消費痛點。行業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定制品類較多,很多細分領域缺少行業規范或標準,或者行業規范推行不到位,在消費過程中,不僅給消費者帶來金錢、時間上的諸多煩惱,還有可能危及其人身安全。對于家居企業而言,做好售后服務,反而成為提升品牌美譽度的途徑之一。
5 關鍵詞 倒閉
影響力:★★★★★
典型事例:今年5月3日,一封標卓董事長楊文杰致同事的內部郵件流出,信中稱“標卓家居將以破產重組的形式結束”。據這封內部郵件內容顯示,“從2010年開始,公司所發展的四十多個直營門店一直虧損至今,靠不斷借債來維持經營,導致公司總部負債太高,已經資不抵債,現金流中斷?!睂τ跇俗科飘a重組的具體原因,還有“公司的擴大自營專賣店的經營決策失誤”、“傳統制造型企業人力資源成本不斷提高”、“傳統制造企業的盈利模式不被看好”等。廣州標卓家私裝飾有限公司創立于1992年,擁有較長的發展歷史以及良好的業內口碑,企業破產讓業界感受到陣陣“寒意”。
今年5月,東莞裕健家具廠、東莞冠升家具廠老板曾光明失聯;6月,東莞雅來特家具廠宣布倒閉;同月,東莞輝騰家具廠工人抗議老板卷款潛逃;7月,成都意大利朗文國際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宣布破產,成都文臣家居有限公司老板跑路,東莞威業家具老板跑路。老板無聲無息地消失,拖欠工人工資或經銷商貨款,更消磨著行業的信心。
點評:破產、重組、停產、老板跑路……企業倒閉并非“好事”,而是往往從各種傳言開始,不幸的是,很多時候傳言成真。在2015年,成本上升、店面盲目擴張、管理不善、訂單不足等原因,最終導致資金鏈斷裂,大部分家居企業倒閉原因都是相似的,但倒閉的消息頻頻傳出,不乏家具、陶瓷等細分領域,家居整體行業都面臨壓力。這也許為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傳統家具制造業的運營模式已經不適合當前市場現狀,要想在洗牌中獲得重生,必須有所創新,在嚴酷的市場環境中尋求新的發展之路。
2015年,嚴峻的市場考驗著大批的家居企業,不少家居企業在這一年撤店、倒閉;互聯網在家居行業的崛起,也加劇了行業自身的競爭;而今年更嚴厲的抽檢結果中,不少知名品牌也位列“黑榜”,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一些經營不善、不在乎消費者的企業必然在競爭中被淘汰,市場洗牌和凈化持續進行。
2015年,對于家居行業來說大環境不好,從2014年開始的“寒冬”依然在持續,政府又在環保等方面進行政策收緊,各項環保政策出臺,緊逼家居企業進行自我改革和升級改造。業內人士戲言,2015年是“雙洗牌”時期,市場和政府兩方面出擊。原本很少被資本關注的家居行業,今年也被資本緊盯上,互聯網+大趨勢的影響,讓家居行業面臨新的市場環境,迎接著更嚴峻的考驗和更為激烈的競爭。
2015年,家居行業一直在“抱團取暖”,大企業之間的合作、大企業并購小企業、小企業與小企業聯合的現象不斷發生,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現象也在不斷重演。昔日的聯盟、合作品牌一轉眼就可能成為競爭對手,“只怪世界變化太快”,有的人跟不上市場的步伐。
對于消費者來說,這一年,家居企業雖然不斷地在調整提升,但消費者關心的質量、售后、服務等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在各種抽檢中,涉及家居的各個方面都曾出現過劣質商品,且抽檢公布的質量黑榜中不乏知名品牌。黑榜一方面提醒消費者警惕家居消費危害,另一方面為家居行業敲響了警鐘,一些不把消費者的安全放在心上的企業和品牌,是該警惕的時候。一位業內人士說得好:“你不把消費者放在心上,最后消費者也不會把你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