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居市場區域融合 打破地域消費習慣
長期以來,由于高額低頻的耐用商品屬性,家居建材產品素來具有強烈的地域特點和消費差別。而企業的快速發展,必須打破地域桎梏和引導消費習慣。在定制家居行業,一、二線企業基本實現了全國布局,如索菲雅、尚品宅配、牧巢家居等
都有業內人士表示,相較而言,江浙滬地區的定制企業更重視華麗考究的專賣店店面設計,而廣東定制企業更注重產品設計和顧客體驗,川派定制企業更重視文化品味。而去年以來,各地定制企業通過展會、考察加速交流學習、優勢互補。這種地域融合將在3月30~4月1日舉辦的第七屆中國(廣州)定制家居展上將體現得更加明顯。據介紹,參展的近500家定制家居上下游品牌,幾乎囊括了行業前50強,而來自東、南、西、北、中區域的28家主流定制品牌是首次亮相。
家居品類融合 懶人經濟下的突破口
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是不是意味著跨界做定制之路玩不下去呢?目前,定制行業仍然處于蓬勃發展階段,行業格局還未真正定型。特別在業態融合領域,為跨界企業留下了一塊開墾地。近幾年來,成品家具企業正積極開拓定制家具板塊,聯邦、健威、皇朝等一線家具品牌紛紛發力定制板塊、設立定制家具子品牌、開發定制家具產品。
定制企業則紛紛向整體家居融合的方向發展,由原來只提供衣柜產品,轉向全屋家具,并逐漸開拓櫥柜、門窗、床上用品、軟裝等門類。例如尚品宅配2014年就推出了“圣誕鳥”系列床品,不久銷售額過億。在尚品宅配店里除了可以買到定制家具、櫥柜,沙發、床、餐桌椅,甚至家品都可以買齊。索菲亞與夢百合合作增加床品線,又與法國司米櫥柜合作提供櫥柜。據悉,司米櫥柜去年的銷售達到4個億。百得勝先后牽手韓居麗格、丹得櫥柜,向實木定制、櫥柜方面發力。今年以來,全屋定制品牌的櫥柜跨界,以及其他品類的跨界,都在形成一股潮流。
未來是懶人經濟的時代,業態融合是發展趨勢。隨著消費趨勢的變化,為用戶提供輕松便利的一站式消費,才能符合80后、90后甚至00后消費人群的需求。傳統家具建材企業有其自身優勢,這或許會成為企業轉型變革的突破口。資本融合
家居企業扎堆進入資本時代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原生定制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后,對于跨界者無疑是一座更難以撼動的高山。定制行業雖誕生于傳統的家居業,但其發展決勝的關鍵卻在信息化技術。信息化技術連接了前端銷售與后端的生產,極大地影響企業的生產效率、服務能力和水平,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力。資本的注入,能夠讓定制企業在研究軟件、系統升級上“跑”得更快。缺乏資金支持,無法迅速跟上最新技術,無疑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顯現出巨大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