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盈利上漲占比大 給困境中的家具業增添一抹福音
行業贏利上漲的9家,占37.5%。在制造業普遍比較困難的2016年,家具業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已屬不易。
中型家具企業是家具市場最重要的一支力量,經營得當,他們可能上升到大型企業行列。盈利能力強勁的中型家具公司,多數是既有強大的市場營銷能力,又有相當科技含量的企業。中型家具企業凈利潤從3000萬元到7000萬元是一個重要的門檻,一旦實現了這個躍升,就有可能躋身家具豪門之列,反之,就有可能被大型家具企業打壓,在融資能力與產品研發上,都會力不從心,業績不穩。
家具行業上演著一幕幕的競爭大戲,而那些有遠見、有行動力的企業往往能夠取勝。觀察中型家具企業的經營數據,更容易看清行業的實際情況。
家具行業的生存現狀到底如何?
市場的發展,必然導致一些“不求新、不求變”企業的滅亡,這是發展的規律。所以針對行業倒閉熱潮,我們并不能單一的斷定市場的發展已經進入停滯期,而是要從多方面了解,結合行業整體走向進行綜合分析。
經銷商方面:相較前幾年,品牌經銷商的利潤確實有所下降,但是并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好的家具品牌仍然為經銷商創造著利潤,同時對經銷商的經營指導和監管都更加嚴格。隨著不少制造企業強化銷售管理,引入規范運營機制,不少經銷商的經營難度不但沒有加大,反而是減小了。
賣場方面:國內家居賣場并沒有停止或者減緩開店的步伐。雖然家具行業仍然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危機,但這些問題并沒有阻止家居賣場擴張的步伐,反而讓行業家居大佬更加積極的改變和整合。所以,根據市場的表現,目前家具行業的總體走向仍是積極向上的。市場上有品牌沒落,也會有品牌崛起。崛起的品牌則更加注重企業發展創新,同時在渠道建設上也更趨完善。
另一方面,家具行業目前并沒有受到寡頭大佬的鉗制,各品牌只要有途徑有方法都可以健康的發展,所以家具行業相比家電等其他行業,所受到的沖擊力更小。運營模式的創新,是近幾年來家具行業較為關心的主要問題。如何贏得市場,如何博取消費者眼球,每個品牌都在其中下足了功夫。
對于目前較為普遍的O2O運營模式,傳統家具企業對于電子商務的探索還處在初級階段。但是企業勇于探索,本身就是創新。傳統的家具模式隨著市場的發展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這就要求企業能從自身特點出發,發揮自身優勢,從而更好的搶占市場。
定制模式填補了家具市場單一性選擇的缺陷,更加注重消費者的需求和使用體驗,所以在發展中更加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同時,以消費者需求出發,改變傳統的生產模式,以消費者需要什么,生產什么為依據,避免了像傳統家具模式所出現的產能過剩等問題。
但是,并不是說行業或品牌走模式創新之路就一定能更好更快的發展,還需兼顧方方面面。無論是企業背景、企業實力、產品質量、渠道建設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也是對想要走模式創新之路企業的一個不小的考驗。
綜上所述,行業發展是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約,但是并不是像媒體所報道的那么負面。企業倒閉并不是市場發展的趨勢,所以我們不能單一的以偏概全。模式創新有其獨特的市場優勢所在,但是并不是每家企業走模式創新之路就萬事大吉,企業還需從自身條件出發,更加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只有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浪潮中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