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紡行業增長乏力
在近日家紡企業公布的一季度報告中,多喜愛和富安娜凈利潤同比減少。富安娜在公告中稱,取得此業績有兩方面原因,第一,行業增速放緩,銷售結構變化;第二,家居新業務打開新的增長空間,同時將有較大的投入。無獨有偶,多喜愛也將凈利潤減少的原因歸為“新業務存在不確定性”——“公司轉型智能家居戰略對業績的影響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近年來,家紡行業競爭加劇,隨著成本上升、行業增速放緩以及銷售模式的變化,幾家上市企業的業績增速也明顯放緩。以多喜愛為例,2016年營業收入雖比上年同期增長12.35%,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42.33%。自2012年,其凈利潤連續四年下滑。2012年多喜愛凈利潤達8067.67萬元,此后2013年同比下降25.12%,2014年同比下降24.17%,2015年同比下降17.6%,2016下滑幅度超過40%。
羅萊生活在近幾年的業績中則表現出不穩定,在2013年,營業收入為25.2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2億元;2014年,營收和凈利潤分別比上年增長9.40%、19.85%;2015年業績增幅出現放緩,營收和凈利潤分別比上年增長5.59%、3.01%;2016年凈利潤出現了負增長,相比2015年減少19.94%。
其他企業也不例外。例如夢潔家紡,在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14.23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9868.43萬元;2014年,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增長10.08%和50.98%;2015年,營收則同比下降3.1%,凈利潤同比增長5.13%;2016年,營收和凈利潤則同比雙雙下降,幅度分別為4.52%和35.82%。
“大家居”利潤難尋
行業增長乏力,企業開始試圖在業務上進行突破,通過“大家居”戰略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從四家企業的動作可以看出,“大家居”突破之路在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生產領域上進行突破,增加新生產線或產業收購,增加睡眠用品、家具等品類;第二,擴大產品銷售品類或進入家居服務領域,提供更豐富產品品類;第三,通過投資、并購、入股等方式布局其他相關產業,例如智能家居、電商銷售等等,帶來新增長點。
但是,幾家企業的“大家居”戰略大多數仍在初期布局中,還未見到具體效益,前期成本投入也給業績帶來負擔。以富安娜為例,其旗下子品牌“富安娜美家”醞釀三年才正式推出,但是在2016年報告中,其主營業務為紡織產品,并未透露新業務相關業績。
不少企業則在新業務上遇阻。以多喜愛為例,在2015年,多喜愛明確提出制定互聯網垂直電商業務發展計劃,稱要在2016年上半年完成個性化產品訂購平臺并上線試運營,此外,計劃在2016年通過打造知名IP連接平臺,成為專業的知名IP運營商和服務商。但在2016年業績報告中,稱“公司垂直電商業務的發展未達到預期,將逐步減少相關投入并優化調整,后續公司將重點發展與主業相關的電商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