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難道就是Copy?
在與諸多窗簾產品設計師的交流中,一位設計師的觀點讓筆者非常印象深刻,他指出,設計就是Copy。當然這里有更深層次的解釋,因為所有設計出來的產品都是有參照物的,這個參照物可能是自然萬物,也可能是別人設計出來的產品,也可能是設計師對某種神神秘秘事物各自的理解想象的實際表達。而在這些參照物之上的再創造就是設計。
在窗簾產品設計上來說,這種再創造有幾種情況,其一就是直接做高仿了,這也是國內窗簾市場久為人所詬病的地方。許多企業或者設計師在產品設計上直接復制市場上相對暢銷的產品,與真品并無二致,這種產品設計大量存在。第二種是設計師對產品流行趨勢沒有判斷,了解某種風格材質的產品相對暢銷后,照貓畫虎,設計類似的產品。這種產品設計出來推向市場后果更難預料,目前看來多數成為庫存積壓著。
設計師對產品設計沒有自己的理解,對社會文化、生活沒有清晰的認識和理解,只想著在原有產品基礎上稍微改動調整,就能獲得同樣的市場收獲,這是在物資缺乏年代養成的思維。
另外還有一種是比較正統的設計,設計師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對社會文化、生活和審美有著自我思考,對市場產品流行趨勢有一定認識,在產品設計的時候能根據市場調查和企業生產能力、發展規劃等實際情況來進行綜合考量。
這里面其實是有兩種情況存在,一種是設計師對某一種社會文化、生活方式有較深的理解和思考,以此為參照來設計產品,找相對合適的企業合作開放生產。許多生搬硬套傳承風格的產品推向市場多年都難有起色,有的產品剛一推出即能以極高的價格暢銷市場。這就是對文化的理解,對傳統與時代性的一種融合和表達能力,也是一種審美追求。
具有內心共鳴的產品才是真正需求
在“互聯網+”時代,企業應該遵循簡約的思維,適合在線上銷售的產品要比傳統渠道更簡單、直接、透明?!盎ヂ摼W+”的產品趨勢會更年輕化
,也就是簡約現代風的產品更受歡迎。線下的消費者更多對產品的整體和外觀感興趣,而互聯網更關注某個突出的點,這個點剛好滿足了客戶某個需求或“痛點”,以此打動了他。
還有像智能窗簾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產品,定制家居如何控制成本。庫存和交期,等等,需要對窗簾行業非常了解,對社會文化、時尚生活有深入了解、研究。這些需要更多專業化、專項化投入。就目前來看,許多企業在自身研究之外尋找外部專業研究策劃公司的智力支持是非常好的選擇,在確定設計之前能夠把方向定好。
當然,窗簾市場的產品設計還要包括商業空間展示設計,這是窗簾產品設計的延伸。他們按照居家習慣擺設,自稱混搭,在專業眼光看來“非常差勁”,但是銷售并不差,這就是各自審美的差異,也表現出一部分市場的真實需求。
總的來說,窗簾市場需求本來是多樣性的,沒有標準,窗簾市場需要什么樣的產品設計,每個企業給出的答案都可能不一樣。每個消費者都有自己在某個時間段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追求,這也是整體定制家居在近年來突飛猛進的原因之一。按照專家的說法,窗簾產品是有文化屬性的,對文化的深度洞悉和合適表達,能夠引起人們內心的共鳴,這就是真正的市場需求。
來源:中華建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