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家具制造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環保政策、行業規范日益明晰,家具行業正從中低端向中高端全面轉型,一些企業通過多年積累,在上游資源、生產能力、銷售渠道等環節,都完成了一定的積淀,行業特征日益顯現;從現狀來看,部分企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特別是品牌家具企業,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現代科技改造生產和服務模式,行業增長勢頭穩定。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2,316億元,同比增長10.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6%。其中家具類2016年零售額為2,781億元,同比增長12.7%。
城鎮化潛在市場空間大
城鎮化進程將推動家具行業的發展,釋放出的“以小換大”、“以舊換新”、“以郊換城”等購房需求將為家具市場帶來增量。另一方面,當行業發展逐漸步入成熟期,品牌家具企業的生產技術更為先進、產品品類更為豐富、渠道建設與管理更為完善,更容易滿足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
可以預見,城鎮化將成為中國家具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除一二線城市之外,三四線城市的需求也將大幅上升,將為品牌家具企業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
線上線下消費模式轉變
近年來,家具消費需求發生了新變化,消費者首先考慮的是物美,然后才考慮價廉。家具企業只有及時進行科學調整,在幫助主流消費人群提升家居生活品質的同時,才能得到更多發展機會。伴隨著80、90后進入適婚年齡,首次置家將使他們成為家具消費市場主力消費群體,以80、90后為核心的消費需求的提升,讓消費者的多元化和個性化成為市場主流,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喜歡個性化的產品,對于產品的關注已經從質量、環保等要素轉為喜歡個性化的產品。家具消費主力的結構變化和主力消費群體消費路徑的差異,使得家具行業的線上營銷和推廣將成為必然趨勢。
消費升級帶來新的需求
隨著國民收入持續增加,消費者對品牌和品質的追求日益增高,消費升級的時代已經來臨。家具由最初的使用需求上升到了生活享受,消費者越來越關注產品的美觀性、功能性和環保性。同時,對家具空間的個性化和整體的空間美學有更高的要求,這意味“生活方式時代”已經到來。因此,家具品牌更注重為消費者樹立生活方式的樣板,促使家具生產商逐步向服務商轉變。
環保因素阻撓
2015年1月1日,《新環保法》正式實施?!缎颅h保法》被譽為最嚴環保法,相較于過去的環保法,加大了處罰力度、新增了執法手段,給家具制造業帶來了很大的環保壓力。
《北京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2015年版)》將家具制造業列入“禁止新建和擴建”之列,北京家具制造業迎來轉移大潮,家具制造業洗牌的速度加快。
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
家具行業企業的發展與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密切相關,為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房地產市場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國家陸續出臺了限購、限貸、二手房買賣征收營業稅、個人所得稅等宏觀調控,力求穩定房價。政府房地產宏觀調整政策帶來了商品住宅需求增速放緩,如果宏觀調控導致房地產市場持續長期低迷,家具行業將會受到影響。
成本增加
從家具制造業的現狀來看,綜合成本過高也是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原因,各種生產銷售要素集中漲價,企業所需的運營資金越來越多。而且,家具行業屬于原料密集型產業,原材料成本占業務成本份額較大,直接材料的價格變動會對行業的盈利能力產生較大影響。比如,中國的森林覆蓋率遠不如其他國家,林木產品長時間的短缺,中國家具行業的材料很多都是國外進口的,受到其他國家的限制。除了材料費,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減少,勞動力成本也在不斷增加。
行業集中度低
由于家具行業科技含量和投資規模的局限性,造成行業的“門檻比較低”。中國家具企業數以萬計,市場高度分散。并且,中國家具行業仍是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行業,行業集中度非常低,其中大部分仍處于原始積累階段,而家具的種類和款式專利保護比較難,企業斥巨資開發的新產品只要被市場承認就會被同行模仿,迅速地行業化、規模化生產。以前,一個暢銷產品的生命周期為2-3年,而現在卻縮短到不到半年,市場的同質化嚴重。
總的來說,中國家具制造行業發展有利有弊,但是隨著行業發展日益成熟,國家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深入,科技的日新月異,家具行業進行了技術、產品各方面的革新,詳細家具制造業會克服一些行業發展困境,順勢而為,加快家具制造業的發展步伐。
來源:中華建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