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幾年國內家具產業的低迷時期,定制類家居市場卻發展如火如荼。有行業人士表示“近幾年來日子最好過的都是定制家居企業,至少連續三年每年的增長速度超過25%”。而定制家居企業也從早期的衣柜、廚柜領域延伸到門窗、窗簾、吊頂等,基本跨入整體定制。可以說,全屋定制風潮席卷家居行業,對整個家居市場產生了巨大沖擊,行業格局也在發生改變。
沖擊:逼迫成品企業轉型全屋定制
全屋定制的崛起速度之快,發展之迅猛,不是普通家居市場的增長速度所能比肩的。而全屋定制市場必然不是全新的市場空間,仍然還在原有的家居市場范圍之內,在與原有的成品家居市場爭奪空間。
之前,定制家居企業做單品為主,以櫥柜、衣柜等柜類為重,雖然發展快,對成品家居企業來說造成一定影響,但是在可承受范圍之內。但是去年以來,一些有實力的大牌定制企業基本完成了向全屋定制的轉型,全屋定制的概念理念深受消費者歡迎,市場偏向明顯,對成品家居企業尤其是以傳統家居大賣場店中店為主要渠道的企業來說,沖擊更為明顯,許多企業這幾年所感受到的是市場萎縮,銷量連年下滑,以致年年虧損,甚至部分有一定實力的品牌企業倒閉轉讓。
由此帶來的,是諸多的成品家居企業開始向全屋定制轉型,有實力的企業真正投入人力物力積極轉型做全屋定制;還有一部分企業因為種種因素也打著定制旗號在市場招搖,實質上沒有改變。
目前,家居市場處處是定制,傳統家具制造基地也在開始轉型。以廣東來說,作為國內現代家居行業最早的也是最有影響力的產業基地,出口、內銷制造企業成千上萬,以往那些有實力的品牌企業現在都已開始做全屋定制,有的主要業務已經轉型,有的因為原有的渠道銷量大,成品生產線和全屋定制并重,熙熙攘攘,到處所聽都是全屋定制的說法。
與此同時,內地諸多小的定制企業在這幾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許多原本小微型做單品的家居企業發展之后開始涉足整體家居,推出全屋定制服務。這些內地品牌的急速發展,對原有的沿海一帶老牌家居產業基地的企業形成了強烈的市場沖擊。因為本地優勢、價格優勢和服務優勢,在本地的競爭中不再只是像以前那樣撿外地大品牌剩下的市場份額,而是逐漸能夠正面的參與市場競爭,從產品、渠道、營銷和服務等方面形成了地區家居行業的整體提升。事實上,這也從某種程度上推動國內家居產業的均衡化發展。
全屋定制的發展,以往的家居大賣場獨霸的市場格局有了一些改變,不論是原有的定制企業還是從成品家具轉型全屋定制服務的企業,都在開設臨街獨立店。雖然也有進專業大賣場開店中店,但是大品牌以獨立店為主,越來越多的全屋定制企業對于實體店的開設都以獨立店為主,或者是開在綜合百貨商場內,前者面積大,后者相對較小。
沖擊:資源在集中,市場在集中。
從一定程度看,全屋定制的渠道是真正的O2O模式,線上線下配合接單,總體來說還是以線下交流、實景實物體驗為主,線上展示和虛擬體驗為輔。許多全屋定制企業直接在城市各個小區內開社區店,有的直接做成樣板房形式或套餐式服務;部分企業把硬裝、固裝等業務都兼了,獨立店有施工隊,形成更全面完整的服務體系。不單商場,專業的家具展會同樣如此,以往國內幾大家具展會,主要是成品家居為主,在全屋定制被炒到如今這種程度,所有大型專業家具展會都開始設立定制館,有的甚至直接定位為“定制家居展”。
有專家表示,中國定制家居的迅速發展主要是國內房地產行業催生的,是中國房屋住宅設計的模數不標準以及建筑施工質量不規范造成的。這是有道理的。
房地產裝修催生定制家居,但是定制家居的發展反過來對國內精裝房市場的快速推進也起著一定作用。以往的許多精裝房由于多重因素大量重新裝修,造成極大浪費和社會影響,“拎包入住”也只能是一句空話。
政府有精裝房政策要求,全屋定制的發展,房地產企業可以通過與家居行業品牌間的合作真正打造“拎包入住”工程。房地產介入家居產業已是目前市場的普遍現象,這在某種程度上極大改變了家居產業的市場格局。對民用家具企業來說,這是真正的整個商業模式的一種顛覆,在消費源頭處截流,未來的渠道模式將會圍繞新的中心競爭。
全屋定制的發展,在早些年看來是一種跨界,櫥柜到衣柜、衣柜到櫥柜,乃至門窗、地板、套房家具等領域。到現在,像尚品宅配,已經是從全屋定制家具向其他如床墊、床上用品、地板、抽油煙機以及物流等領域延伸,跨界更廣更深,這是家居行業向更加集中更大規模發展的一種信號。這種集中規模化發展不僅需要極強的資金實力,還要有相應的技術積累和應用,以及大量的人才等等。因此,全屋定制企業的不斷發展,行業的資源在集中,市場也在集中。
觀察來看,目前,家居行業中上市企業也多數為全屋定制企業。全屋定制的擴張需要更大資本支撐生產系統升級、品類擴張、市場拓展、品牌包裝等。全屋定制的競爭,已經逐漸變成資本的競爭,但同時對家居行業來說,也讓更多的資本把眼光轉向這個行業。資本的介入雖然會使競爭更加激烈,但也在加速行業的發展兌變,推動整個行業向更加規范化、規模化和更集中的方向發展。由此直接的影響便是,家居產業的市場大品牌出現并增多,資本、上市和市場的集中讓家居行業出現更多的消費品牌,獲得社會更多的關注。
改變:制造思維轉向服務思維
事實上,從制造層面而言,家居產業整體上是比較落后的,許多老牌家居企業尤其是一些小的家具廠,還是幾十年前的生產方式,機器設備也沒有換新,生產效率低下,對社會資源的利用率極低,經營得十分困難。
而全屋定制對家居產業的生產制造方式產生極大沖擊,迫其改變與提升。現今發展起來的一些全屋定制企業,在智能制造方面走在了家居行業前列。自動化、工業4.0、無人工廠、大數據、云計算等詞匯,已經是大型全屋定制企業的標簽。今天的家居定制,沒有這些“軟實力”既無法服務客戶,企業也難以為繼。尚品宅配更是成為中國家具行業首個“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雖然目前來看主要的生產設備還是依賴進口,但是國內的家居制造設備商無論是硬件設備和軟件開發都取得了很大突破,國內硬件、軟件的升級是一種質變,事實上目前大量的定制家居企業用的都是國產設備。智能制造需要設備商,其關鍵在于軟件,全屋定制的發展,從國外制造設備商的狂歡到現在國內制造設備商的突破,是家居產業發展的表現,也是全屋定制未來更加普及發展的保證。
全屋定制的發展,也在某種程度上更加凸顯設計的重要性。國內家居產品的設計界是一種比較尷尬的存在,絕大部分家居企業不論是真的重視還是表面上重視,都不會去嘗試設計師的新品和理念,只等寥寥幾個大品牌企業先到市場上做探路先鋒,再定跟進與否。
一個現象是,目前很多企業打著“量身定做、個性定制”的口號,實質上做的是流水線標準化工業產品。所謂的“全屋定制”家居最主要的還是根據居室結構墻體量身設計,基本上都是現代板式家具“橫平豎直”的柜體組合。有業內人士稱,現在多數的“全屋定制”家居企業制造的是一些工業垃圾。
實際上,設計才是定制的靈魂所在,定制產品的優勢在于對空間的合理利用,以及內部使用結構的優化,無論功能還是外觀,都需要設計。全屋定制不單單是對有限空間的合理利用,還要對產品在設計上、藝術上和文化屬性上有所追求,彰顯個人的生活品質和態度。因此,審美需求引導家居產業消費升級,設計才是定制企業未來持續發展的生命力。
全屋定制對家居行業形成的巨大沖擊或改變,在于把以往的制造思維轉向服務思維。全屋定制在線下展示體驗上多是集中展示體驗和分散服務結合,服務網點多,營銷服務網絡平臺功能強大,總部集中生產制造再分發安裝,與以往家居企業參展招加盟商開加盟店后只管出貨不同,需要更加強大的營銷服務體系來保證實時交付。
目前的全屋定制還缺少標準,沒有監督,泥沙俱下,市場口碑有好有壞,但是其發展已是大勢所趨。作為未來的市場主流,消費者更加愿意接受,其也必將對原有家居行業格局形成更加強大的沖擊。而這種巨大沖擊或改變,在于把以往的制造思維轉向服務思維。
來源:中華建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