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體經濟是電商的基礎
1682億,同比增長39%,這是雙十一當天天貓的銷售額數據。在家居行業,有42個品牌成交過億,呈現一派電商狂歡熱潮。電商的熱潮,是否會對實體經濟造成打擊?
蔣德輝并沒有這個擔憂。在他看來,不管是電商還是物聯網,本質上是一種工具,一種渠道,核心還是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是電商的一個基礎,或者說支撐。”
對于家具行業來說,線上線下應該有效結合起來,因為家居對體驗性要求非常強。“起碼在我看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實體店不可能被取代。那么如何讓有限的線下實體店面積,產生更大的業績或者是更有效的價值,就需要借助互聯網進行有效的傳播,并與線下形成聯動,這才是我們要認真思考的。”
不過,家具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這么多年已經形成了固有體系,在全國各個城市布局有強大的經銷體系。如今電商、新零售模式出現,家具企業要適應新的變化,就會面臨著利益切割或者利益平衡的問題。“這意味著家具企業面對變革時要有一種強大的信心和勇氣。不過隨著社會發展和行業進步,企業將能與新生力量不斷融合,從而找到一種平衡的模式,推動行業創新不斷地往前走。”
行業正在以品牌、品質進行整合
除了互聯網對線下的沖擊和融合,家居行業在集中度方面也發生著改變。過去,家居行業處于大產業小企業狀態,企業相對比較分散。蔣德輝觀察到,這幾年家居行業逐漸地集中,在某一些領域有一些領軍企業逐漸形成。
“這說明在消費市場非常注重品質的情況下,行業正在以品質、以品牌進行整合,行業將會逐漸出現真正的領軍企業。從行業未來走向來講,也會更加理性。”
以定制家居行業為例,川財證券研報顯示,目前國內家居行業市場總規模約為8560億元,定制家居滲透率為20%左右,衣柜、櫥柜和其他柜體滲透率分別不足30%、60%和15%。而由于具備基本生產能力的定制家居生產設備價格不高,因而全國各地有大量小廠存在,行業集中度偏低。不過今年定制家居企業扎堆上市,在資本助力下,未來行業整合將會加速。
大家居化和定制化是趨勢
從目前來看,家具行業比較熱門的趨勢,一是大家居化,二是定制化。在蔣德輝看來,一個企業無論本身產品質量怎么樣,要么在豐富自己的產品線,要么與橫向企業聯動形成聯盟。“大家居化不是一個口號,而是市場需求的反推。消費者越來越關注空間的感覺,而不是傾向于哪個產品。這意味著企業要變革,為用戶提供整體的空間解決方案方案。”
大家居化的發展將會呈現兩種業態模式,一種是企業化的大家居,比如歐派、索菲亞等領軍企業走大家居路線,對企業的資源和體系把控能力要求非常高;另外一種是通過一個平臺把家居各個要素有效整合起來,實行大家居的聯動,為用戶提供服務。蔣德輝舉了個例子,“如今包括我們廣東省家居業聯合會也在嘗試著往這個方向走,但我覺得需要一個過程。”
同時,定制化也發展快速,今年有多家定制家居企業密集上市。上市背后有著市場需求的支撐。蔣德輝認為,家居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載體,隨著消費者生活品質提升,他們要求家居體現個性和愛好。定制家居企業正是迎合了這一需求,也拉近了用戶與制造企業之間的互動。“這樣的互動非常好,它不單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同時讓生產企業更貼近用戶和市場,對產品研發、服務體系建立都有很大促進作用。”
來源:中華建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