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家裝陷阱之中,裝修合同增項陷阱一直是讓人們深惡痛絕的。我們發現,目前很大一部分家裝公司都存在這種惡意增項的行為。那么,家裝裝修合同增項有哪些?如何應對化解裝修合同增項?一起來看看。
1、地面找平項目
通常情況下,家里鋪貼地磚是不需要找平的,而對于要鋪設地板的消費者,如果地面確實不平則需要增加找平項目,目的是保證地板鋪設后的平整。
2、改水電路工程
水電路改動工程正常情況下都是沒有包括在預算里面的,大都是只給出單價,然后根據實際測量后計算價格。在消費者不在場的情況下,擅自測算,增加的長度。
3、衛生間防水工程
一般情況下一個新房開發商之前是做過防水工程的,為了保險起見,以后用起來心里踏實的話,還是建議在衛生間重新做一次防水,這個增加的防水價格,只要對方不是亂報價就可以接受。
4、廚衛包管道
很多消費者家里的廚房或者衛生間會有很多管道裸露在外,施工中需要用輕體磚給包好,可以起到美觀的效果,但是這個費用往往容易被漏掉,而增加在施工過程中,到時候又會被變成“必須”增加的項目。
5、窗套、埡口
像房屋里的包窗套、埡口項目等這些起到美觀作用的木質施工工藝,有些裝修公司在預算里面就會被“忽略”,而施工時才給你說需要增加,所以消費者在確定預算方案時就要讓對方全部報完,以免遇到類似“必須”的增項。
常見裝修合同增項?如何應對化解裝修合同增項?
一、水電改造估算偏低
水電改造是一個非常容易產生增項的項目。裝修合同上水電改造項基本都是估算費用,結算時多退少補。“很少有業主能享受到‘退’的待遇,能少補點就不錯了。”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據介紹,大多數業主都不懂施工規范,很容易想當然,而設計師為了簽下單來,也很少幫助消費者仔細計算費用。例如,有時需要增加一個電熱水器插座,有的業主認為從旁邊的插座接一根線就可以了,但按照施工規范,大功率電器必須從配電箱單獨走線,可能需要增加十幾米的長度。有的在消費者看來很短的水管改動,很有可能要先從這面墻到天花板再到對面墻上,這樣的距離大概要比想象的多出3倍,費用也會高出不少。
應對方案:在簽裝修合同前,需要先定下櫥柜,讓櫥柜設計師出廚房的水電方案,再和設計師、水電工一起確認需要增加的插座、出水口位置、個數以及開槽和布管路線,并用黃色膠帶按路線貼到墻、地面上,測量長度后就能得出一個相對準確的費用。
二、合同不等同效果圖
設計師拿出的效果圖很精美,消費者往往以為合同報價單對應的就是效果圖上的內容,直到施工后可能才發現,出效果的關鍵性材料居然需要另加錢或自購。而這一點,有的裝飾公司并不會提前說明,為了達到效果,大多數消費者只好接受現實,增加預算。
舉例說,有時效果圖中有很漂亮的玻璃、木飾吊頂,等施工前,工人會告訴你需要自己去買玻璃、木飾,因為報價單中只有龍骨、石膏板價格,如果要追求效果圖中的吊頂,只能再掏錢了。還有的設計師自身缺乏經驗,勘察現場不細致。比如一些造型設計看上去很漂亮,但現實中很可能因為跨度過大、支撐不夠而無法實現。為實現特殊效果,只得增加配件或變更設計,從而造成費用增加。
應對方案:業主應仔細閱讀裝修合同,對于效果圖中的設計要和設計師充分溝通,不要想當然。另外,在選擇設計師時,也要看一看他以前的作品。
三、故意漏項做低總價
據業內人士介紹,為了接近客戶的預期價格,個別裝飾公司在報價時將一些易忽略的小項目能省就省,造成便宜、實惠的假象,但在開工后業主會發現很多必做的項目都沒有包括。例如,套餐式裝修包含木地板及鋪裝,但是報價中卻沒有包括地面找平的費用,事實上大部分毛坯房鋪地板都需要地面找平;刷涂料前需要將基層膩子鏟除,這部分人工費用有的套餐不含,要想施工只能加錢;廚衛在貼墻磚時有的墻角需要對瓷磚進行磨45度角處理,這樣貼出來比較美觀,這部分費用報價中卻不含。
應對方案:業主可以通過裝修過的朋友找一份大品牌裝飾公司清工輔料的合同報價單,就能基本知道所有的施工項目了。
希望大家在裝修前期要精打細算,處處謹慎,盡量避免裝修合同增項的可能性,尤其是套餐式裝修容易漏項,業主在簽約前不但要關注套餐里都有什么,更應該問清楚“沒有什么”。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家裝裝修合同增項相關知識,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請繼續關注裝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