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互聯網能否重構家裝?
業主找到裝修公司,裝修公司找設計師,設計師選工程部,工程部選擇工長,工長在外面組建團隊,進行施工。傳統家裝的裝修流程大抵如此。
互聯網在將這一切重塑。
北京南四環內,蘑菇裝修的體驗店在家居中心旁單獨的一棟樓里,室內面積不大,陳設簡單,鋪了一塊不足兩平米的樣板磚,兩套90平米樣板房,一間辦公室,僅此而已。在尚海洋看來,這里足以承載互聯網家裝F2C的概念。這是當下絕大部分家裝O2O公司聲稱的做法,F指的是工廠,C指的是消費者,意為從工廠直接到消費者,消滅所有的中間代理商,通過批量的訂單掌控與廠商的話語權。
F2C的關鍵是單品極致。堅持有限個性的標準化,只選一線品牌的明星產品,用數量爭取更多的話語權和優惠政策。這種做法保證了單款爆品,避免過多款式帶來的空間浪費。類似于599元每平米的互聯網整包家裝,只提供四款風格,品牌在套餐內做了嚴格規定。尚海洋坦言,這些項目主要針對的是普通老百姓(603883,股吧),有限的個性化,能夠滿足基本的生活。
O2O的做法在一步步解構傳統的鏈條。更為致命的是,傳統做法下的裝修公司、設計師和施工隊在平臺的流量之下,不得不遵從平臺的玩法和規則。一方面,土巴兔重新制定了施工標準,施工材料統一由平臺采購,另一端通過大數據給廠家反饋訂單數據,提前生產。這樣的結果是,無論材料廠商還是裝修公司都對平臺產生依賴。
裝修公司已經開始做出改變。二十多年來,裝修公司的“規矩”都是先收錢再干事,以便用于支付材料和人工成本。事實上,裝修公司給工人和材料商的錢都是在事后或者分批次結算。
以土巴兔為主的家裝O2O平臺開始提出先裝修后付款,借鑒淘寶和支付寶的玩法,戶主的資金先放在平臺,驗收滿意后分階段打入裝修公司的賬戶。而是否滿意的標準不再由裝修公司的監理做出,改為平臺的監理裁決。土巴兔甚至為此增加了監理部,充當戶主與裝修公司之間的裁判,監理產生的費用由裝修公司承擔。毫無疑問,這種做法遭到裝修公司集體抵制,全部選擇從平臺退出,而后又不得不再次回歸,適應規則的改變。
土巴兔如此強勢的底氣是平臺積累足夠的訂單量,沒有什么比實在的利益更有控制力?!坝脩袅繘]有那么大,沒有一個人愿意遵循你的商業規則?!蓖涟屯脛撌既送鯂蛲嘎?,土巴兔日均訂單超過2萬單,峰值達到4萬單,超過一家知名裝修公司一年的訂單量。
這種規則的改變又延伸出一種新的盈利方式。裝修都存在一定的周期,最短的愛空間也需要20天工期。而周期的存在使得戶主的錢打入平臺之后形成資金池,這種停留催生了通過金融工具獲利的可能,平臺在其中扮演了類似支付寶的角色,從信息匹配平臺到擔保交易式O2O平臺。
規則的改變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家裝公司的地位也變得越來越尷尬和多余。土巴兔在連接業主與裝修公司之外,已經推出自己的裝修套餐,直接連接戶主和工長。而諸如愛空間、蘑菇裝修等垂直型的整裝平臺,更是在設計之初就把裝修公司列為革命對象。
它們甚至開始培養自己的產業工人,一方面將設計模塊和施工工藝標準化,另一方面與職業技術學校合作,定向培養裝修工人?!罢l能讓裝修工人職業化,誰就能改變整個行業的生態。”
《家居電商周刊》主編穆峰指出,裝修工人的素質普遍偏低,而這些人恰恰是將服務落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