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
學習相關知識
在與專家接觸之后,各企業紛紛表示,對于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相關法律和知識并不太了解,需要學習的仍然很多。高非坦承,包括雙葉在內的很多家具企業其實對相關法律的了解并不夠,“如果我們了解得更多,掌握了更多保護自己的方法,能夠有更好的心態去經歷維權的這個過程,或許我們會有更好的結果。”
了解專利情況
由于家具行業很多侵權集中在外觀專利設計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外觀審查處嚴若菡指出,各家具企業應該積極主動地了解行業情況,看看行業公開了什么專利,別的企業申請了什么專利,專利是否有效以及相關的信用資料等。據其介紹,專利局有最大的數據庫,可供企業公開免費查詢,也有相應的收費檢索。
做好品牌建設
在高非看來,真正能解決問題的就是讓堅持原創的企業有強大的話語權,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做強大。“強大之后才有話語權。”張汗飛也指出,在面對侵權之時,企業應當做大做強,做好品牌建設。“家具企業數量很多,但真正做好品牌的微乎其微,品牌建設做到一定程度對于侵權行為會有一定的遏止。”
對策
多管齊下方能奏效
>>行業
協會應發揮作用
原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副庭長程永順指出,對于家具行業的知識產權糾紛,行業內應該倡導尊重別人、保護自己,并對侵權行為在行業內進行通報。“行業協會如果對創新企業產品進行統計,還可作為將來糾紛訴訟的證據。”
京華時報去年11月曾經報道,北京市保護知識產權舉報投訴服務中心與北京家居行業協會共同建立了北京家居行業協會知識產權保護服務工作站(簡稱“北京家居行業協會12330工作站”),力求為行業企業提供綜合、全面的知識產權服務。但有企業反映,雖然該站已設立,不過還沒有開展具體的業務,希望能很快地展開全面的工作。
企業呼吁行業聯手
現場,不少人士認為,家具行業內的市場運轉太過分散,即便是排名第一的家具企業,市場份額也不高。有人士建議行業或許可以聯合起來,共同著手做知識產權保護的工作。“或許品牌聯手做終端的營銷和店面互動活動,或者由產能較強的廠家提供生產等,這樣都能最大程度地實現專利產品的迅速推廣。”有企業如此建議。